重要畜禽类病毒及细菌性动物疫病的致病机理及其蛋白质工程疫苗的创制
整理已有当前畜禽的主要疫病的样本资源,鉴定,以确定病原体种类及其基因型,筛选不同病原体抗原分子及其对应的编码基因,确定病原体基因及对应蛋白质突变的位点及规律,揭示病原体蛋白质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分子致病机理。
进行病原体抗原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模拟,分析抗原性强且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的抗原表位及核心抗原,编辑病原体的中和抗体抗原表位,设计诱导动物体产生二种及二种以上的针对多种病原体的嵌合性病毒样颗粒疫苗(多价动物疫苗)。试验、评估,创制具有高生物安全性和强免疫活性的生物纳米级病毒样颗粒动物疫苗。
动物寄生虫疾病蛋白质工程疫苗的创制
运用PCR-DGGE和高通量技术分析寄生虫携带病原的种类和丰度,评价其传播人、兽疫病风险;根据血吸虫、钩虫、蜱、蚊等重要兽医寄生虫的生物特性选材、取样,借助LC/MS2和NGS技术构建不同兽医寄生虫的蛋白质组和基因组文库。以蛋白质组学结果为线索,转录组学数据为依据,筛选抗原候选蛋白,构建嵌合型病毒样颗粒,评估其免疫原性、保护性能,筛选敏感、特异、高效的抗原分子,创制预防寄生虫病和虫传疾病疫苗。
兽用蛋白质工程疫苗的效果评价
建立有效的疫病感染、疫苗评价动物模型。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如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核酸酶9系统 (CRISPR) / CRISPR- Cas9)建立兽用蛋白质工程疫苗效果评价的实验动物模型,对研发的高端动物疫苗临床保护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
通过目标病原体感染相应的模型动物,复制疫病,收集动物的病理和免疫学等数据,研究动物疫病的致病机理、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和评估手段。